你一定看過那種客戶案例。
一種是無聊的工作報告,充滿了我們導入了XX系統,提升了XX效率,讀完三秒就忘。另一種則是用力過猛的前後對比,為了彰顯功績,把客戶的過去描寫成一場災難,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一股不專業的傲慢。
如果你也卡在這兩種窘境之間,好消息是,你缺的只是更好的說故事的技巧。
一篇有活力、吸引人的專業案例,不是一份報告、也不該是一場英雄秀。
它是引人入勝的破案報告。
這篇文章將帶你完成從報告撰寫人到故事敘事者的轉變。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Part 1:核心心態轉變:你不是英雄,是偵探
故事的成敗,始於角色設定。在糟糕的案例中,你是英雄,客戶是待拯救的落難公主。但在精彩的案例裡,角色是這樣分配的:
客戶 = 雄心勃勃的主角 (Hero)
他們並非無助的受害者,而是正在偉大征途上的主角。他們找你不是因為走投無路,而是為了更快到達目的地。寫作內容中,要始終圍繞他們的目標和雄心。
問題 = 狡猾神秘的反派 (Villain)
問題不是客戶的錯。你要將問題擬人化,盡可能把它塑造成獨立的、狡猾的、隱藏在暗處的敵人。
你 = 敏銳的偵探 (Detective)
你的價值不在於動手解決,而在於洞察發現。你的超能力是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線索。你的故事重點,是那個石破天驚的啊哈時刻。
Part 2:敘事公式:三步創造破案場景
有了角色,你需要一個劇本。
忘掉流水帳,使用這個能創造戲劇張力的三步公式:
場景 (Setup) + 矛盾 (Conflict) + 揭曉 (Reveal)
第一步:建立場景:把鏡頭推到案發現場
不要從「我們分析了數據⋯⋯」這種上帝視角開始。把鏡頭拉近,聚焦到具體的、正在發生的場景,讓讀者身臨其境。
範例:想像一個深夜的潛在客戶,他已經把價值5000元的商品放進了購物車,手指懸停在前往結帳的按鈕上。這是交易前最關鍵的3秒鐘。但他猶豫了。然後,他關掉了分頁。每天晚上,這個場景會重演50次。
第二步:製造矛盾:為什麼他們就是看不見?
立刻拋出矛盾點。客戶很努力,也嘗試了很多方法,但就是沒找到問題的根源。這能凸顯問題的狡猾,也讓後續發現顯得更有價值。
範例:客戶團隊認為問題出在運費太貴。為此,他們在過去三個月,測試了三種不同的免運門檻,甚至自己吸收部分成本。但數據顯示,購物車放棄率幾乎沒有變化。這就像船底有個洞,他們卻一直在修補船帆。
第三步:揭曉時刻:把小細節放大給讀者看
這是故事的高潮。不要只說找到了原因。要用特寫鏡頭,把那個被所有人忽略的致命細節清晰地呈現出來。這個細節越小、越具體、越反直覺,洞察就越顯得驚人。
範例:我們沒有去看更多的數據報表,而是打開使用者行為錄影。在看了第48個放棄結帳的影片後,我們終於發現了那個魔鬼細節。在前往結帳按鈕的正下方,有一行小小的、灰色的字:有優惠碼嗎?請在下一頁輸入。
就是這句話,殺死了訂單。
因為90%的用戶手上根本沒有優惠碼。這句話暗示他們你正在用比別人更貴的價格購買。這種感覺糟透了。與其感覺自己像個傻瓜,他們寧願不買。問題根本不是運費,而是錯失優惠的恐懼感 (Fear of Missing Out on a Deal)。
Part 3:讓故事活起來的寫作技巧
技巧一:用策略詞彙替換負面詞彙
用字遣詞,會決定客戶在讀者眼中是個被動的受害者,還是積極的挑戰者。
與其說客戶遇到了棘手的問題,不如將其描繪成他們為了改變世界而主動迎向的挑戰。客戶過去的弱點,在你筆下可以轉化為等待發掘的機會。
技巧二:命名你的武器
就像偵探有獨門工具,你也該為你的解決方案或方法論取個響亮的名字。這能讓你的專業顯得更系統化。與其說導入一套新的溝通方法,不如說導入獨家的非同步作戰地圖。
技巧三:製造懸念
在揭曉答案前,先拋出落差與謎題。與其說流失客戶的原因是A,不如說他們的產品、價格都無懈可擊,但客戶卻不斷流失。那個隱形的殺手到底是誰?經過層層搜查,線索最終指向最意想不到的地方……
總結:完美的破案報告
一篇強大的案例,是關於客戶的成功,和你在其中扮演的聰明角色。它不僅能展示你的能力,更榮耀了你的客戶,讓他們為這次合作感到無比驕傲。
下次動筆前,請把自己當成導演,問自己:
- 我的主角(客戶)是誰?他想征服哪座高山?
- 那個狡猾的反派(問題)是什麼?它如何擋住了主角的去路?
- 我的鏡頭要對準哪一個案發現場?
- 那個被所有人忽略的、決定性的致命細節到底是什麼?
當你開始講述一樁樁被偵破的完美罪案時,案例研究才能真正變得既體面,又有趣,而且充滿說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