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生活感強的社群好文?

今年4月中,我很喜歡的嘉義小花麵包店發生了文案被抄襲的風波,小花麵包店的粉絲頁表示對方使用了「60篇以上整篇全抄或是擷取多句拼湊而成的文章」做為社群文案。

我做為一個講師覺得十分曉得大部分人總是寫不出東西,但身為一個文案又十分無法認同與理解為何得要抄襲才能夠產出內容,所以經由這篇文章來分享給大家一些轉化、吸收、仿寫文章的訣竅,教你不用抄也能寫出美好的生活感社群貼文的方法。


先看文章架構

那麼就以小花麵包店的文章為例好了。它們的文章與市面上大部分的社群貼文不同,走的其實是滿傳統的散文體裁,因此著重的是文字上帶給讀者的美感,再將這種想像氛圍擴及到產品上,讓讀者認同生活方式。

首先,我把文字分為創作、傳達、詮釋三類,其中我認為「創作」類的文章價值在於:

提供娛樂、藝術鑑賞等功能,文字表達的型態本身就對讀者產生價值。

而小花麵包店的文字就屬於能夠帶給讀者藝術鑒賞價值的內容,直接來看看小花它們的內容與架構:

對我來說,日常是瑣碎小事的總和,旅行是曲賦連篇的詩歌。吟唱著所有美麗的景色,渲染著留存腦海的魔幻片刻。

(概念破題:日常與旅行的差別,加上譬喻)

當梅子熟得恰到好處時,會在空氣中大聲的告訴你。於是前天晚上,完成了當日工作之後,便開始動手釀製梅子糖漿。不知怎麼,在挑揀完劣之分時,突然想到在前往二十一世紀美術館的那日。

(寫這篇文章的起因:梅子成熟後做糖漿)
(剎那間想起某段回憶:以短見長的手法,在很短的時間內描寫一件時序較長的事)

風裡有青草的芬芳和熟悉的水氣。天空沈寂,手上拎著傘,走向蜿蜒的小徑。
 
頻頻對著山壁間或是人家屋簷上所生長的連綿青苔發出讚嘆的你,像是立志要作為自然學家的七歲小孩,一顆心徘徊在在邊城的山澗,差點就要紮根落地。喊了好久都不肯前進的你,眼裏的認真像是閃亮的寶石,那一刻,單薄的時間卻是無與倫比的快樂。

(以具體場景、角色、動作、聲音、顏色、物件、譬喻、對比描述該情境)

無論是在公園吃著麵包,還是在超市的調味品區選擇困難,總是在靜止的狀態裡,才能再次陳釀過往的記憶。

(扣回主題:回憶、日常、旅行)


仿寫文章時,第一步就是拆解該篇內文的結構元素,就如同我上面所做的一樣:找出主題、敘事流程、筆法、詞語細節來進行。如果你還沒辦法完美的分拆文章,而品牌也想用這樣的架構進行書寫時,可以問自己幾個問題來完成文章:

  • 小花的主題是回憶,我想用哪件事來當主題?
  • 第一個延伸聯想是日常(近/普遍)與旅行(遠/難得),我想舉用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哪兩件事做對比呢?
  • 日常當中發生了哪件事,成為自己寫這篇文章的起心動念?
  • 做這件事的時候你回想/聯想起什麼經歷?
  • 這個經歷記憶中,可以有哪些角色?這個角色正在做什麼?情緒是什麼?遠/中/近景各有什麼物件和顏色?
  • 小花在靜止的狀態下容易產生回憶,而對你來說,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最容易回想起過往的回憶?

再挑感動人心的元素

接著,你可以試著挑出不同的元素來讓文字情境變得更生動,以下三種挑選原則是是可以快速讓文字情境更生動的方法

【場景化】
思考這個場景裡面有哪些東西?例如書寫大自然時,會有岩石、青草、山澗、水氣,使用名詞來描述它們。口語和經過修飾(不常見、學名)的詞語比例建議為7:3。

【時間化】
把描寫的場景縮小到某個時間段當中,可以是一個季節、一種節氣、天氣狀態、一天當中的某個時刻等。運用各種動詞與名詞集中描寫這個狀態。

【五感化】

  • 除了單純使用譬喻來描述五感之外,也可以讓五感互相轉化創造出耳目一新的效果。例如:
  • 嗅視覺互換—聞起來像是海平面上的夕陽
  • 聽觸覺互換—歌聲冰涼涼、軟綿綿
  • 味聽覺互換—一口吃下了廟口炸響的整串鞭炮

從零開始:擬人擬物和比喻

如果擔心自己淬煉功力還不到,擔心以拆解仿寫的方式可能落入抄襲,那你可以先練習以自己的產品和服務來擬態:以人擬物或以物擬人都是很好的手法。簡單又創新的以人擬物方式,可以選擇人與物之間的性格共通點達成,例如「人/安靜/夜裡的蜻蜓」;簡單的以物擬人方式,則是讓物做出一些人的動作,例如小花文中的「梅子成熟會大聲告訴你」。

結論

文化消費已成顯學,功能上差異化不大的產品,銷售的除了產品本身之外,更是消費者對使用情境的想像和生活期許,因此如果你的產品屬於此類,可以試著以更豐富的語彙打造氛圍,達成行銷的目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